通常,亚马逊账户侵权原因包含两方面:商品本身侵权和商品详情页面侵权。
商品本身侵权
很多卖家在挑选商品时,并未进行版权核查就直接上架,这种做法忽略了版权和专利的重要性。有些卖家会认为,只要对大牌进行轻微的修改,就可以规避侵权风险,认为这些独特设计的产品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。
然而,这种认识是错误的,因为即便是细微的改动,如果涉及到原创设计的关键部分,同样可能构成侵权。
因此,卖家在选择商品时,应当更加小心,确保所销售的产品不会侵犯他人的版权和专利权,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。
商品详情页违规
在创建商品详情页面时,卖家必须仔细核对页面中的图片和文本描述的来源,确保它们的合法性和合规性。以下是卖家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:
① 图片部分
● 在上传图片之前,卖家需要仔细检查图片的来源,确认图片是自己拍摄的原创作品,还是从网络上下载的,或者是从供应商那里获取的。
● 如果图片是从网络上下载的,卖家必须确保图片的版权问题已经得到妥善处理,避免侵犯他人的版权。同时,要检查图片中是否包含任何未授权的商标或标识,以防止侵犯他人的商标权。
● 对于自己拍摄的图片,卖家也应确保拍摄过程中没有侵犯到任何第三方的版权或商标权。
②文本描述部分
●商品详情页面的描述应该是卖家自己撰写的原创内容,不得抄袭或复制别人的原创内容,以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。
●卖家需要检查文本描述中是否包含商标文本,特别是那些受保护的商标,确保不会因为不当使用而引发侵权问题。
●在撰写文本描述时,卖家还应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,避免发布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。
商品详情页面违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:使用他人原创的标题、详情页面描述或图像内容,这些都可能构成侵权行为。
卖家如何防侵权?
在产品上架前,应当使用专业工具或服务来检查潜在的违规行为,确保所售产品符合各个销售站点的法律法规及亚马逊的政策要求。
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对应的官方知识产权网站,例如专利网站、版权网站、商标网站等。卖家有责任自行上网搜索这些官方知识产权查询网站,以确保所售产品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
注意:卖家需要自行上网搜索不同国家官方知识产权查询的网站,包括但不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、英国知识产权局(UK IPO)、欧洲知识产权局(EU IPO)、美国专利商标局(US PTO)或Platpat等,以便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查询和核实。
通过上述措施,卖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品详情页面的违规风险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同时也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。